导语
对于开发者来说,如何快速落地一套可用的后台管理系统,一直是高频需求。本文将分享我如何利用 腾讯IDE 与 CodeBuddy 辅助开发,结合 Vue3 + Element 前端 与 Django + MySQL 后端,在 10 天内完成一套后台管理系统。文章会拆解从选型、搭建到部署的全过程,并在关键位置附上软件截图。
一、为什么选择这套技术与工具
前端:Vue3 + Element Plus → 组件成熟、开发效率高。
后端:Python Django → 内置 ORM、权限体系、REST API 扩展快。
数据库:MySQL → 稳定、生态丰富,易于维护。
工具:腾讯IDE + CodeBuddy → 支持远程调试、代码片段共享、在线协作与 CI/CD,能显著提高效率。
这一组合既能快速启动,也便于团队协作和长期迭代。
二、项目搭建流程
1. 数据库准备
建立数据库:CREATE DATABASE admin_system CHARACTER SET utf8mb4 COLLATE utf8mb4_unicode_ci;
2. 后端(Django)配置
settings.py 中配置 MySQL 连接、CORS。
安装依赖:django djangorestframework mysqlclient。
编写用户、角色、日志等核心模型。
3. 前端(Vue3 + Element)初始化
使用 Vite 创建项目,安装 Element Plus。
规划目录:views/、components/、api/。
使用 axios 封装请求,统一处理鉴权。
4. 开发工具的应用
在 腾讯IDE 中配置前后端调试环境。
借助 CodeBuddy 做代码审查与自动格式化。
三、核心功能模块
1. 权限管理
后端:基于角色和权限表,返回权限数据。
前端:通过路由守卫控制页面访问,并在按钮层面隐藏无权限操作。
2. 通用数据表格(CRUD)
前端封装 BaseTable,支持分页、搜索、导出。
后端接口统一分页返回 count, results。
四、开发中的实用技巧
同步代码片段 → 在腾讯IDE 保存常用模板(如增删改查 API)。
自动代码检查 → CodeBuddy 内置 lint 检查,减少低级错误。
自动化测试 → 每次合并前触发测试与构建,保障上线质量。
五、总结与展望
这次实战让我体会到:选对工具,能把开发效率提升好几倍以上。腾讯IDE 和 CodeBuddy 极大减轻了团队协作的负担,而 Django + Vue3 则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扩展性。
未来,我会继续优化这套后台系统,例如接入大屏可视化、增加 AI 辅助数据分析模块。如果你也有类似需求,不妨尝试这套组合。
你们团队在开发后台系统时,最常用的技术栈是什么?评论区欢迎分享!
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,记得点赞 + 收藏,后续我会更新更多实战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