紧急!临时会议被随机点名发言,15年老手用3招让领导从容救场!


作为已经参加工作15年的老人,几天前参加视频会时还是被惊出一身冷汗。当看到总公司主会场会标从正式通知里的“某工作推进会”变成“重点工作推进会”时,我手里那叠为领导准备的4页参考资料突然显得异常单薄。

不出所料,20分钟后,我将忙碌于和总公司疯狂核实、和部门追着要数据的局面,这哪是开会?分明是临时“随机抽考”大型现场,稍不注意,就会让公司总经理社死当场。

一、上级会议主题突然变卦,我疯狂补救。周五临近下班,张姐火急火燎地敲开我办公室的门,丢下一份文件说:“主任,你周末又得加班了!”我抽了抽眼镜,心里咯噔一下,但还是笑嘻嘻地拿起文件一看,上面通知下周一早上9:30开视频会。于是我赶忙召集人手进行安排,虽然事发突然,但我遇见的这种会议比较多,就按部就班地进行筹备即可,虽然周末确实加了会儿班,为总经理准备了相关参考资料,但一切并没有异常。


周一一大早,离开会还有20来分钟,我带着资料刚踏进分会场的会议室大门,看见主会场的会标,我倒吸一口凉气!周五的会议通知明确写着“聚焦某专项工作”安排部署相关工作,我还特意提前谋划,就这个专项工作准备了3个方面的参考资料。今早看到主会场标题“重点工作推进会”时,我大脑瞬间空白,要知道,我们分公司涉及重点工作少说也有10多个方面,而我手里的资料仅仅是其中的1个方面,覆盖率连10%都不到。这意味着,超90%的内容我毫无准备!

于是,我赓即给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打电话,请他们立刻提供相关资料。因为事发突然,很多人虽然要落实,但都在抱怨,说这会议也太狠了,数据哪能说来就来。眼看时间马上到了,但还有几个领域重点工作没给我。想着今天会议也没说要发言,就没有进一步追着要这些资料。哪知道,会议开始后,我又一次陷入被动局面。

二、会议不按常规出牌,我们忙成一锅粥。会议开始后,总公司主会场的大领导落座并开始了会议。他讲道:今天之所以临时修改会议主题且没通知下去,第一个目的是要听各分公司的真实情况。第二个目的是要鞭策一下各分公司总经理,看看他们是否熟悉日常工作。说完就进行了第一个议题,通报有关情况。

我坐立难安,按照今天这个态势,下一个议题肯定是各地发言了,虽然我给总经理准备了参考资料,但并没有形成讲话稿,如果让我们发言,接下来只有看我们总经理的临场发挥了。我的内心活动还没结束,放在桌上的手机嘟嘟嘟地震动了几下,我赶紧拿起手机一看,是坐在第一排的总经理发来的信息:“什么情况,速问!!!”


我赶紧离开会场,在走廊里拨通了总公司办公室主任的电话,可铃声响了两声就被挂断了,我的心跌到了谷底。我又给对方发了微信询问下来后是否发言,是否我有我公司发言之类的信息。

2分钟后,对方回了我微信:“兄弟,实属抱歉,大领导临时更改且不让提前通知,我们也没办法,今天会议会随机点名发言,我也不知道他会点哪些人发言!”

我赶紧拿笔顺手扯了张A4纸,在上面写着:“会议将随机确定主题随机点名发言,我马上收集所有参考资料呈送您。”然后走到第一排递给了总经理。总经理点点头,示意我马上去办。

我将早上还没交资料的部门负责人通通从会场叫了出去,请他们立刻马上梳理有关情况给我。没过十分钟,资料收齐,我赶紧整理打印后送给了总经理。

忙完一切,我坐在后排听会,此时我脊背上的汗水已经打湿了衬衣,在空调的吹拂下脊背阵阵发凉。

三、其他分会场看似平静,实则十分慌乱。上级领导说:“下面随机确定主题随机点名发言,以后我们都这样,就是要看看你们这些总经理有没有认真研究工作,免得你们提前准备照着稿子念。同时也为你们减轻负担,免得你们加班熬夜写稿子。”

A公司总经理发言时不时地低头看手中的参考资料,后来好像还偏题了。果不其然,被主会场大领导给叫停了,问了他一个比较偏的数据,他支支吾吾,半天才回答“好像是XX个!”。主持人显然生气了,让他弄清楚了再发言,场面十分尴尬。

B公司总经理话讲到一半,好像有个数据说不上来,就把话题转到其他工作上去了,主持人追问那个数据到底是多少。正在他不知如何突围的时候,旁边的人递过来一部手机,于是他照着手机一通念才算过关。

C公司总经理全程没有低头看手中的资料,发言也比较有条理,但美中不足的是,全说的面上的工作,数据什么的一个都没提。旁边的同事对我说,这人肯定前面有个笔记本电脑或电视,是照着读的。

五、我从危机中提炼的3条生存法则

会议结束,我们没有发言,也算虚惊一场,我背后的冷汗也干了,但心里的憋闷和担忧却更重了。虽然总经理会后没有批评我,但作为办公室的老人,还是想以后少让总经理这样处于被动。后来,我用了几天时间,想出了几个办法,将工作干在日常,如何让团队在不确定性中保持高效运转。以下是我总结的实战经验,适用于所有遭遇和我们一样的职场人员。

1.痛定思痛,建立公司日常工作备忘录。会后,我及时打着总经理的旗号,将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叫到一起,对今天的会议遭遇进行了复盘。同时,请各个部门将部门负责的工作以条目式的方式,简要总结有哪些工作在推进、哪些工作有问题、下步计划怎么干。形成资料后由我汇总,形成一本公司日常工作备忘录。然后明确,每周五请各部门更新数据、提法和有关内容后给我们办公室汇总,每周送总经理、副总经理参阅。以后再遇临时会议时,10分钟内可调取80%所需资料,避免“90%内容空白”的被动局面。

当第一版公司日常工作备忘录形成后,足足有近30页,我硬着头皮推开总经理办公室的门,他看完后我说:“你们干得不错,这样我就随时能掌握整个分公司的情况了,以后再也不怕随机脱稿发言了。”

2.逐渐优化,分类整理公司备忘录。后来,好几次工作中,总经理见了我都夸我有想法,说上次整的那个备忘录很不错,他随时带在身上的。就是临时要想知道一个小工作情况,无法简便的查找出来。

下来后,我又花了一天的时间,将前期形成的备忘录内容进行归类,打破原有按照部分板块分类方法,将我公司所有工作,按照时间紧急程度分为近一个月重点工作、近一季度重点工作和长期性工作。因为总经理是把方向的人,他不会对所有工作都熟悉,只晓得大概而已,按照我这种分法,他很快就会在这本《公司日常工作备忘录》中查到该项工作的具体情况和有关数据。

3.技术赋能,建立电子版公司日常数据库。后来,果不出总公司领导所说,近期密集召开了几次会议,都是不确定主题随机点分公司发言,好在我们有备忘录在,总经理发言没出大的岔子。鉴于此,我找机会又去和财务商量,看是否能批几万块钱,我准备搞一个公司数据库,方便领导在手机上随时查看。财务不同意,说年初没预算。我只有硬着头皮去找总经理。后来总经理拍板,批了几万块钱,让我去试试。

我找了个小公司,为我们设计了个小程序,每个部门每个职工一个账号,大家每周五将有关数据脱密后放在小程序的库里,公司领导人手一个账号,想看啥数据,直接检索就可以了,很方便。

总结:职场需要让“被动应对”变为“主动应对”

这三轮优化后,我们的《公司日常工作备忘录》从最初的30页精简为15页“精华版”,但信息量反而增加了30%。最后,虽然花了几万块钱,但因为技术的加持,数据更加全面不说,我们每周收集汇总的压力也显著减少。后来逐渐地,我们的纸质备忘录就没有及时更新了,完全使用小程序了。现在每当收到临时会议、总公司领导来调研、政府领导来调研,我们的团队不再手忙脚乱,而是能更从容调,甚至能主动预判可能被问到的问题。

你遇到过最棘手的临时会议是什么?
1. 主题突变。2. 数据不全。
3.临时被抽中发言

请评论区交流交流!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